锡林郭勒盟旅游发展委员会.png
无标题文档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门户网站
首页 | 旅游概况 | 旅游须知 | 线路推荐 | 旅游规划 | 旅游企业 | 牧人之家 | 民俗文化 | 主题活动 | 留言板
旗县视窗 |
  首页 > 民俗文化 > 文体娱乐
蒙古族歌舞
2017-12-20 15:06:00
〖发布日期:2017-12-20〗〖作者:〗
〖字体: 〗〖背景色: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打印本稿〗〖关闭


蒙古族文化娱乐内容十分丰富,尤以能歌善舞著称。

长期生活在中国北方大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很多具有本民族独特风格的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最普及的当首推歌曲。蒙古族民歌从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传统仪式歌、赞歌、婚礼歌、日常生活歌和近现代产生的长篇叙事歌等五大类。从曲调上又可分为长调和短调两种体裁。蒙古族民歌一般以高吭而嘹亮者为多,也有低回转的抒情旋律,启口有韵尾声悠扬宽广的长调,在内蒙古草原最为流行。

蒙古族民歌的内容很丰富,大自然的美丽、劳动生产的欢乐、故乡的情思、慈母的恩情、男女间的爱情、婚礼的喜悦、子女的教育、坐骑的骠骏、美好生活祝愿、英雄人物的业绩等等,都有在歌声中得到反映。祝酒歌或赞歌在蒙古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一种至今在民间广为流行,具有悠久艺术生命的民歌体裁。古代蒙古人以歌声赞美草原,祝愿战争的胜利,赞美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祝福畜牧业生产的丰收,向往美好的生活。现在则以歌声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祝福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讴歌草原人民的新生活和各族的团结和睦,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

在蒙古民间有句俗话说:“生活中没有了歌声,好比浓茶中没有了鲜奶。”的确是不管时间过了多么久远,歌声照样伴随着历史的脚步延续下来,代代相传。因为蒙古人乐于以歌声抒发感情,表达思想,反映自己的希望与理想。在他们当中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美好的歌声,姑娘临嫁出阁时,唱歌以别父母,佳节良辰时,唱歌以示欢乐。甚至妇女独自一人操持家务或哄孩子时,也低声歌唱不止。家里有客人来,全家人与客人围坐在一起,互相以歌声祝酒饮宴。于是歌声与美酒把美好的艺术享受和物质享受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时,他们那种纯朴、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和那种十分重视"欢聚一堂"的美好的文化传统,确实会感到无限欢愉,使你久久不能忘怀。

民间说唱艺术,是蒙古族中流行很广的另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也是群众基础深厚的艺术形式。蒙古族的传统说唱艺术,可分为说书和好来宝两种体裁。说书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已有数百年历史。许多民间说书人除参照古本说书外,外加随口诌说,评古论今,蒙古语称“乌力格尔”,也就是演唱者以四胡为伴奏乐器,有说有唱的曲艺节目。它以叙述为主,代言为辅,还带有一定的表演因素。蒙古说书除了说唱《格斯尔可汗》和《大元青史演义》等蒙古族英雄史传外,还演唱民间流行的各种现代故事。汉族的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东周列国》等,也是蒙古说书的传统唱本。

蒙古说书也类似汉族的评书,说书人只是利用小说的故事更概,以小说中某些典型人物为中心,再将记忆中的精彩情节加以再创造,尽情宣染铺陈,甚至在汉族故事中加进一些草原生活气息,然后绘声绘色地唱给大家听。这样使人们如有亲临其境,倍觉亲切动人。说到动情处,听者往往为之震颤;说到伤心处,听者常常热泪盈眶;说到幽默处,听者自然又捧腹不已。于是大家随着说书人的抑扬顿挫和悠悠琴声,到了“三国”、到了“西天净土”、到了“水泊梁山”……。

好来宝,蒙古语"联韵"的意思,是民间艺人自拉自唱、即兴创作的艺术形式,也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唱词多四句一小节,讲究押韵,即每四句的头一个音节谐韵。曲调淳朴无华,明快流畅,多用迭句,所以听起来似小溪流水,铮铮淙淙,连绵不断,韵味幽雅,悦耳怡心。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

在蒙古族聚居地区,除有传门说唱好来宝艺人外,农牧民当中也有很多人能自编自唱,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唱起来你来我往,逐浪推波。好来宝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传统的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一个人说唱的单口好来宝,多以赞扬、讽刺、比喻等手法表达故事的内容;一种是由两个人表演的对口好来宝,也就是以对歌形式,通过一问一答来比赛知识,以能对答如流,唱而不穷者获胜。其演唱节目的范围很广,有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天文地理和自然万物的知识。如演唱《水浒》选段时,一人问:“牛大的斑毛虎,是谁用拳头击毙的?”另一个人则答:“牛大的斑毛虎,是武松用拳头击毙!”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好来宝艺术有了很大发展。不仅传统的形式得到了发扬光大,而且还出现了男女重唱、合唱或以多人形式上台表演的大型好来宝联唱。它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了。

蒙古族是有着悠久而宝贵的舞蹈文化传统的民族。蒙古族远在氏族部落时代就以歌舞为乐。古代蒙古人的许多重大活动,如推举可汗、缔结部落联盟、庆祝胜利、喜庆丰收,都要举部跳起集体舞来庆贺。当他们为胜利而狂欢时,正如《蒙古秘史》中所说,欢快的舞步竟能把地面踏出“没肋之蹊”。这种集体舞蹈曾给后来的舞蹈以极大的影响。它那粗犷激越、热情奔放的艺术风格,至今作为蒙古族舞蹈的民族特色而源远流长。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流行的“安代舞”,就是源于萨满教,但早已超出宗教内函,成为人们都有喜欢跳的群众集体舞蹈。而它那种大家围成一圈,踏足跳跃,载歌载舞的形式,不是和古代蒙古人绕着蓬松树跳起"没肋之溪,没膝之尘"的集体舞蹈的情景一肪相承吗!

蒙古族民间娱乐活动中,单人舞和双人舞也很盛行。在内蒙古伊克昭地区,每逢喜庆佳节,青年男女常以酒盅、碗筷伴舞,人们把它们叫作《盅碗舞》和《筷子舞》。这当然是元代蒙古人《倒喇舞》和《酒盅舞》的延续了。当今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粗犷、热情、欢快的健康气质,搏行观众好评的《鄂尔多斯舞》及《盅碗舞》等,就是在解放后把过去盅碗舞之类民间舞蹈,经专业舞蹈工作者发掘整理加工,更新内容,搬上艺舞台的优秀舞蹈节目。

蒙古族在唱歌、跳舞、说唱等文化娱乐活动中,一般都有乐器伴奏,而且其历史也悠久。远在蒙古汗国时期,蒙古军队中除有由筝等乐器组成的乐队外,还有"女乐随行"。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有四胡、三弦、笛子、火不思、马头琴以及各种打击乐器

打印本稿〗〖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信息:
政务公开
  领导介绍
  机构职能
  动态信息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
  计划总结
  办事指南
  下载中心
  旅游行风
  调查征集
  旅游质监执法
  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便民服务
  社保服务   继续教育
  招生考试   人事考试
  天气预报   查万年历
  中国联通   中国移动
  航班查询   列车查询
  淘宝购物   京东购物
 
版权所有:锡林郭勒盟旅游发展委员会
主办单位:锡林郭勒盟旅游发展委员会    承办单位:锡林郭勒盟旅游发展委员会
电话:0479-8268009   邮箱:swy011@sina.com
蒙ICP备06002797